Amble

《叔本华思想随笔》读书笔记

#叔本华

2010-03-19

在读《叔本华思想随笔》,有所感悟。
我接触哲学方面的东西不多,似乎有印象,叔本华比较偏激,很悲观之类的。
我读的时候觉得他很真诚,有一种悬壶济世的心态,期待人类下一代的发展。
他的部分的观点更像是基于他个人的人生经验而提出的,并不具有普遍意义。

其中也有一些我不太理解的句子。
有时,会觉得有啰嗦之嫌,解释性的话语有点多。
以下是我对各个话题的总结和自己的想法。

1.1 教育:
人应当从实践当中学会思考和价值判断,而不是在未接触或是不具备相当的思考能力之前就接受概念的输入,即是非观,价值观的输入。
也就是说不应该过早对人进行人文科学方面的教育。
事实上,我们可以说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利益集团正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,他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价值观的输入,从而控制事态的发展方向。
这也同样适应于父母对儿女的影响,大的社会环境和历史传承对个人的影响。
也就是说,官方正统的学校教育,家庭教育,以及社会教育从我们不具备独立判断能力时就开始控制我们的思想。
因此,人很难脱离他生活的背景而成为独立的思考者。
可能大部分人根本就不会关注自己为何会作出这样那样的选择,或是整个社会系统是否存在问题。
而这似乎又引入了另一个问题,大多数是否可能成为独立的思考者。
就其本身的意愿或是客观的可能性,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。
那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又何在呢?
仅仅是对我们行为背后原因的一个客观描述,还是为提出解决方案做铺垫。
如果说是要解决什么问题的话,岂不是等于在说拯救世界之类的。

1.2 论天才:
这一节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是,意欲和智力。
意欲可理解为人本能的欲望,如人倾向于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,或是取悦自己,或是一些更原始的本能,食欲,性欲等。
智力是服务于意欲的工具,即智力是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。
对大部分人来说,无非就是尽其所能去争取一切好处。
而天才便是那些智力脱离或是部分脱离意欲的人。
天才的智力在缺少意欲这一目的的情况下,更客观地认识世界,更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。
有人说痛苦的根源在于得不到和已失去。
而这可以理解为意欲无法满足带来了人的痛苦。
而主导天才的智力活动是客观的,不带感情色彩的,所以他们拥有清澈的眼睛,出尘的气质。
同时由于天才能更清楚地认识世界,和自身的意欲。因此,他们对自己的悲惨处境一目了然。
所以,天才是悲伤里夹杂着愉悦,愉悦里透着悲伤。

PS:昨天晚上写的,有些地方可能词不达意,暂且放着。